日前,财政部监督检查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2014年,监督检查局要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逐步建立嵌入业务流程的财政支出监督机制;着眼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目标,将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等方面更上一层楼。为达成上述目标,将在以下方面发力。
开展财税优惠政策情况检查
这位负责人表示,2014年,监督检查局将紧紧围绕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经纪律这个主题,用改革的办法进行整顿,在整顿的基础上加快改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专员办和地方财政监督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积极推进和落实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专项工作,切实扭转秩序混乱、纪律约束不强的状况,促进形成秩序井然、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同时,要加强专项工作方案的研究与设计工作,推进专项工作,清晰划分自查自纠、重点抽查、整改落实等阶段,明确工作重点,统筹兼顾,逐步深入。要提高政策信息的透明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权。
围绕中央重大决策和重大财税政策开展监督检查。服务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选择“营改增”扩围试点、科技资金、文化资金等作为检查和调查重点,及时反映和纠正政策执行中的违规问题,规范政策执行,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财政改革顺利推进。
组织开展地区性、区域性财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或调查,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预警、反馈功能,严肃查处个别地区和部门执法不严或出台“土政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变相减免税收,侵蚀税基、转移利润,制造税收“洼地”问题,为下一步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打好基础。
结合新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结合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综合监管,进一步规范中央部门的预算资产财务管理,探索建立对中央部门预算资产财务的事中监管机制。
开展公共租赁住房等资金专项检查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要重点关注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涉及民生的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实施与落实,加大检查和调查的力度,推进财政绩效监督,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
同时,结合专项检查和调研,研究建立财政部门对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效果的长效监督机制。2014年,将选择公共租赁住房资金、教育科技文化专项资金、生态环保资金、产业转型和技术改选资金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保障民生政策的落实和重大专项资金的安全。
进一步发挥专员办就地监管的优势,巩固和扩大就地审核审批的工作领域,更多地运用核查、抽查、跟踪监控等手段,加强对重大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监督和控制,加强对示范性项目财政资金的跟踪监督问效。
在财政部统一部署下,试点开展对中央在地方重大项目和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重大项目的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研究探索专员办参与预算绩效评价的有效路径和工作方法,并将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研究建立绩效评价成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挂钩的专门制度。
优化会计监督和金融监督
监督检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局将进一步突出会计监督特色。围绕关系国家经济安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选择部分中央骨干企业以及大型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以会计信息质量为切入点,将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作为检查的核心内容,同时密切关注财政资金使用、财税政策执行情况,从而提高会计监管成效。
进一步调整完善专员办对证券资格事务所点对点监管机制,以事务所监管为平台加强中央企业、金融机构、境内外上市公司等重点审计客户的日常监管。组织地方财政部门对公共交通、医药流通等重点行业开展全国上下联动检查,并尝试采取专员办、地方财政部门联动检查方式,在完成“五年轮查一遍”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评价和分类监管。
研究建立会计报表单一来源机制,通过与税务、工商、人民银行共享事务所业务报备信息,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源头综合治理。
防范金融风险。坚持总行总部、上下联动、抓行业龙头的检查思路,重点关注国有金融企业财务和资产监管、风险控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执行情况,以及结合中央八项规定与高管薪酬、职务消费等方面规定的情况。开展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监督检查。积极加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
推进内控体系建设
这位负责人透露,今年,该局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采取措施,全面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对财政部内部业务司局,更多地发挥监督检查局内部业务处室对对口业务司局业务的监督与控制作用,同时结合财政部工作流程的再造,加强与有关司局的沟通协调,研究探索内部监督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与办法,提升内部监督成效。
对部内事业单位,在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合规性监督的同时,突出出资人审计,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履行职责情况的分析评价,防范经营和管理风险。
对专员办,以规范监管行为,加强风险防控,提高监管工作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为目标,重点检查专员办履行财政监管职责情况、预算资产与财务管理情况、内部控制建立及落实情况,优化专员办内部监督检查方式方法,建立完善专员办内部监督检查工作规范。
推进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紧紧围绕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专项工作的开展,深入研究剖析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关键环节,强化风险意识,通过制订制度、程序、流程和办法,加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做到定期做内控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风险,堵塞漏洞。
加强对地方财政监督指导
这位负责人强调,首先要加强对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专项工作的指导。按照财政部专项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地方财政部门专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促进专项工作的系统、规范、有效进行。配合财政部有关司局加强对地方财政工作的调查与研究,认真梳理和剖析地方财政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升指导、督促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树立全国“一盘棋”理念,采取分级负责、上下联运、综合整改的方式,选择“三农”、环保等资金开展全面检查,以外促内,以查促纠,切实保障专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对监督检查数据与材料的分析和利用,提升监督检查的综合成效,提高专项工作的规模效应、服务效应和管理效应。
其次,进一步改进指导的方式方法。积极指导和推动地方加快财政监督法制建设,做好内部监督工作。深入基层加强对地方财政监督工作的调查与研究,支持地方财政部门加强对下级财政部门监督工作的督导。培育并树立一批基层财政监督工作典型,加强对地方财政监督工作的宣传,及时交流各地财政监督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推动地方财政监督工作向前发展。
专员办转型:工作关口前移
去年以来,专员办工作转型是全国财政监督系统瞩目的大事。这位负责人指出,该局将按照“先行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稳步推进专员办工作转型,将工作关口前移,逐步由侧重事后检查向侧重事前事中控制转变。
同时,动态跟踪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研究改进试点工作,将条件成熟的试点项目在全国专员办推开。根据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相应修改完善涉及财政监督和专员办业务转型的有关政策,及时将转型成果用制度予以巩固下来,促进嵌入业务流程的财政支出监督机制的建立。
与此同时,认真研究监督检查局工作转型方案,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为目标,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与控制,强化内部监督制衡,理顺内外工作关系,不断提升财政监督综合成效。加快专员办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按照《财政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部署与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监督控制的模块与要点,将专员办作为核心用户纳入财政部信息管理系统,为专员办工作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调整和优化对专员办业务的管理和指导
这位负责人指出,监督检查局今年将进一步改革创新,推进专员办工作转型发展。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稳中求进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履行现有职责与开展转型试点的关系,协调推进转型,注重推进转型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最大综合效益。要把自觉维护转型的统一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将有益的探索成果及时转化为有利于专员办长远发展的职责设计。注意保持原有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确保工作不乱、思想不乱、队伍不乱。
规范专员办业务和财务管理。结合专员办工作转型试点工作推进,及时调整和完善专员办审核审批等日常监管项目和内容,改进和优化管理的方式方法,促进专员办进一步做好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综合监管、中央非税收入征收、预算收入退库和其他有关专项资金的审核审批工作。
配合财政部内有关司局,进一步研究改进和完善专员办预算资产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对专员办的内部监督、巡视和日常监管质量检查成果的综合利用水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专员办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加强专员办报表工作,完善报表填报工作,加强报表分析,提高报表数据使用率。加强专员办信息宣传工作,完善信息考评指标,提高信息利用水平。
提高对专员办的保障和服务水平。加强与财政部内业务司局的沟通协调,完善面向业务管理司局的督办制度。对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财政部领导批示、专员办请示报告的重大事项、监督成果运用情况,加强督查,限时办结,及时反馈。
同时,扎实推进监督检查局内部管理和建设。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指南,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修订完善监督检查局各项管理制度与办法并严格执行,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改进文风、会风。
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和合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统筹性、权威性。